<rt id="dagel"></rt>

    <i id="dagel"><form id="dagel"><kbd id="dagel"></kbd></form></i>
  1. <ruby id="dagel"><nav id="dagel"><p id="dagel"></p></nav></ruby>

      1. <output id="dagel"><nav id="dagel"><i id="dagel"></i></nav></output>
        1. <s id="dagel"></s>
          1. <code id="dagel"><noscript id="dagel"></noscript></code>
            <output id="dagel"></output>
              <s id="dagel"><nav id="dagel"></nav></s>
          2. <video id="dagel"></video>

            歡迎光臨威海東興電子有限公司

            威海東興電子有限公司

            WEIHAI DONGXING ELECTRONICS CO.,LTD

            網站首頁 >> 新聞動態 >>行業動態 >> 新能源的三大流派:換電、充電、氫燃料,到底哪一個會是未來?
            详细内容

            新能源的三大流派:換電、充電、氫燃料,到底哪一個會是未來?


                  充電換電、純電氫能的爭論可以說是新能源車技術發展路線里永恒的話題了,我之前也談論過許多次。

            結論

                  先從能源角度來說,乘用車領域純電基本上完全占據上風了,這背后的本質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自從中美歐都全力發展純電乘用車的時候,燃料電池乘用車就已經被判死緩了,你看之前最抵制純電的日系車系也不得不進入這條賽道了。

                  但是在商用車領域,尤其是重載長途卡車,氫能源還是大有作為的,主要原因是重卡太耗電也太耗電池,后續我會詳細給大家分析。

                  那么對于補能方式來說,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換電和充電都無法壓倒性的戰勝對方,所以會以“充電為主、換電為輔”的格局共存,這個我后面也會詳細解釋。


            一、為什么重卡不適合純電?


            1.1 當前的技術條件不足以支持純電動重卡的普及其實大家可能會有些疑惑,現在電動車不是發展的還不錯嗎?9月份市場份額都15%了,為什么到了卡車這里就不行了呢?

                  那是因為相較于乘用車,重卡的耗電量其實是超乎想象的高,在計算之前,我也沒想到重卡竟然會這么耗電。

                  由于造型因素,目前大部分重卡的風阻系數都在0.7-1之間,即使是做的比較好的也要到0.55左右(這里不考慮那些宣稱風阻系數0.35左右的PPT卡車),迎風面積10平方米左右。

                  在車重方面,單牽引車車頭是10噸左右,國內法規允許的最大總重是49噸,大大超過乘用車的1.5-2.5噸。那么把上述一些列數據代入汽車行駛方程式可以算得不同工況下重卡的電耗。


            3.jpg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不管風阻系數是0.35還是0.55,純電動重卡的高速巡航電耗基本上都是100-200之間,如果想要純電動重卡的實際續航達到400km,電池基本上得要600-1000kWh。

                  這么說大家可能沒有概念,上海市的居民階梯用電2檔和3檔的分界線是2400kWh/年,換句話說,一輛輕載的低風阻重卡以時速80km/h在一路暢通無阻的情況下從北京開到廣州耗的電夠一個普通家庭用一年。

                  那么在技術上,如此龐大的電池組則會帶來兩個問題1.1.1 極大增加重卡自重在乘用車領域,目前電池能量密度在200Wh/kg左右,即使重卡能保持同樣的水準,其電池組重量也會有3-4噸,考慮到沒有了油箱、少了變速器和發動機,純電動重卡的自重仍然普遍會比柴油重卡重2噸左右。

                  對于經常滿載的車輛,重兩噸意味著少掙兩噸的運費;對于不滿載的車輛,重兩噸就意味著百公里電耗會上升25kWh左右,對應到電費上就是0.25-0.5元/公里。這顯然不是卡友們愿意看到的結果。


            1.1.2 給補能帶來非常大的困難不同于乘用車大部分時間都是中短距離行駛,重卡生下來就是為了跑長途的,這就注定了重卡的補能次數要比乘用車高得多。雖然交通法規規定每連續行駛4小時就要休息20分鐘,但是實際上,長途運輸的重卡很多時候會配備雙司機,人歇車不歇。即使是單司機的車輛,也不會有過多的時間用于休息,畢竟時間就是金錢,這注定了重卡會非常在意補能時間。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服務區必須要有20分鐘補充600kW/h以上電量的能力,換算成功率就是平均1800kW,對比一下,小鵬前兩天發布的800V超充樁峰值功率才480kW。

                  再考慮到目前的電池技術也無法承受如此高的電流,因此,充電肯定是死路一條。那么換電呢?其實也沒好到哪里去。

                  假設電池可接受的平均充電功率為200kW(這個數值其實已經很高了),充滿一塊電池至少需要3小時,為了保證電池不斷供,如果每小時可以換3臺車,那么換電站需要儲備9塊電池,這個成本是非常高的。

                  而如果從整個換電站的功率來看,9塊電池一起充仍然是1800kW。

                  對于繁忙的干線高速公路,在目前柴油重卡不需要頻繁補能的情況下,服務區都會停著數量非常多的重卡,如果都是純電動重卡,出現在的服務區重卡數量還要比現在高得多。

                  最可怕的是,這些車還都需要補能,所以換電其實也行不通,畢竟電池換下來還是要充的。


            1.2 如果從全生命周期計算,純電動重卡并沒有大家認為的那么環保雖然在不同計算口徑下,純電動乘用車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有高有低,但是目前總體上公認是會低于燃油車的。

                  但是商用車則不同,一方面是使用時的碳排放沒那么小,另一方面就是制造時的碳排放會更多。對于一臺普通轎車,其綜合油耗一般是8L/100km,而電耗則差不多是15kWh/100km,數值上大約是1:2。

                  而重卡則不然,重卡綜合油耗一般是30-40L/100km,電耗是150-200kWh/100km,數值比大約是1:5。

                  這就導致如果想要降低純電動重卡使用中的碳排放,就必須要大幅降低火力發電在電網中的比重。但是這個過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風、光等零碳電力的穩定性相對較差,電網不是那么愿意接收。想要穩定輸出,就只能先把電儲存起來,而恰恰這一步又很難,這就導致我國實際上風、光的棄電還是比較多的。

                  但是如果能把這部分棄電直接用來制氫,我們就可以變相地把電能儲存起來。

                  僅2018年,我國的棄電量就達到了1000億kWh,可制氫超過180萬噸,能滿足1200萬輛乘用車的用氫需求。如果換算成商用車,也可以滿足50-100萬臺重卡的用氫需求。

                  除此以外,利用工業副產品制氫的實際碳排放也很低。而在另外一方面,一臺純電動重卡所需要的電池可以造10臺普通轎車,50臺五菱宏光mini EV,這部分所增加的碳排放將會遠遠超過造一個油箱的碳排放。但是氫燃料電池重卡則不同,只需要一個100kWh左右的電池包和一套氫燃料電池反應堆,這部分制造碳排放就會小不少。

                  所以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純電動重卡的未來也并不樂觀。


            1.3 純電和氫燃料電池的成本差異在商用車上不會像乘用車那么懸殊前面說到純電動重卡電池容量至少600-700kW/h,而且考慮到其苛刻的使用要求,電芯還必須要用比較好的。

                  根據瑞銀估算,2021年動力電池的成本在700-800元/kWh,那么一臺純電動重卡光動力電池的成本就至少需要50萬左右,要知道,現在一臺國產高檔牽引車也就是這么個價格。

                  而且,隨著全球范圍內電動化的快速推進,動力電池所需要的鈷、鋰等資源未來需求可能會存在缺口,如果重卡也電動化,更會加劇這一情況,推高動力電池成本上升。

                  事實上,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疊加影響,最近電動車的價格已經漲了很多了。

                  而另一方面,雖然目前氫燃料電池重卡補貼后售價也還是超過100萬,高于純電動重卡。

                  但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類似于電動汽車十年前的水平,因此其成本居高不下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市場規模太小。

                  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進入燃料電池領域,燃料電池系統的成本相較于去年已經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

                  可能用不了幾年,氫燃料電池重卡的成本就可以和純電動重卡持平,這在乘用車上是相對比較難實現的。


            1.4 重型商用車的使用環境降低了加氫站覆蓋的難度最開始說補能對于純電動重卡來說是噩夢,但是對于燃料電池重卡就相對輕松許多。

                  不同于乘用車,重卡的日常行駛路線基本十分固定,要么行駛在國道和高速公路上,要么就停在各個城市的公路物流中心。

                  所以,其實只要在上面這些地方布置好加氫站,基本上就可以100%覆蓋氫能源重卡的使用場景了。

            最重要的是,氫燃料電池重卡真的可以實現“加氫10分鐘,開車4小時”,而且是現在就可以。


            1.5 小結

                  正是基于以上這些因素,國家其實對氫能源商用車的扶持力度非常大,北京、上海、廣東也在近期相繼進入首批“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相信在整個行業的共同努力下,下一個十年,氫燃料電池商用車也可以像純電動乘用車一樣逐步得到市場的認可。


            二、為什么充電和換電會共存?

                  總體來說,換電主要在如下幾個場景更有優勢:

                  長途出行;城市中心區域無樁用戶;大電池車型、營運車輛;車電分離、靈活升級、電池健康管理……但是與此同時,換電的缺點也很明顯,其中最突出的是:換電站前期建設投入相對較大;目前各換電體系間相對獨立,兼容性差;車型開發會受電池限制。這就導致了無論是充電還是換電,都無法在面對另一方時擁有壓倒性的優勢,李書福和雷軍在技術路線上的分歧本質也源于此。

                  正巧我前幾天又歸納了下充電、換電各自的優勢,以及目前的換電體系到底需要額外花費多少錢,也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這兩種技術路線。

            2.1充電的優勢

            1.1.jpg


                  在這樣的前提下,像特斯拉Model 3這種小電池+低電耗+超級快充的技術路線的補能總效率其實也不弱于換電,所以雷總支持大功率快充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2.2 換電的優勢

            1..jpg


                  同樣,如果換電也有非常多的優點。如果換電真的一無是處,也沒法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還有新玩家入局,因為換電真的能解決當下非常多的問題。春節期間海南外牌電動車中蔚來的比例最高也能說明換電在長途快速補能時的優越性,這對于地大物博的中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李總的提議也有道理。



            2.3 換電成本的估算

            1.3.jpg

                  當蔚來換電站達到了一定規模之后,我們發現每位車主需要為換電多花的成本可能也就在一萬塊錢左右,這個數字可能比許多人想象的都要低不少。換電在經濟賬上也不是就走不通的。


            2.4 小結

                  充電也好,換電也罷,本質上都是為了讓用戶能夠更加方便、快捷的實現電動汽車補能。

                  既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兩種方案都無法獨自在所有使用場景都有最優的體驗,那共存實際上就是唯一選擇。

                  以充為主,以換為輔,完全沒必要搞二元對立那一套。中國夠大,容得下兩種補能技術方案。

                  總結正式基于這些原因,充電、換電、氫能源都會有各自最適合的領域,一家通吃的局面不會出現。


            威海東興電子有限公司

            WEIHAI DONGXING ELECTRONICS  CO.,LTD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9:00-17:00)     聯系熱線:0631-3658553     公司郵箱:sc17@e-dongxing.com     公司地址:中國山東省威海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沈陽路,152號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直呼

            技术支持: 商易網絡 | 管理登录
            返回頂部 seo seo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免费_农村国产片A片妓女_A片高清无码五月天_亚洲1无码精品色
            <rt id="dagel"></rt>

              <i id="dagel"><form id="dagel"><kbd id="dagel"></kbd></form></i>
            1. <ruby id="dagel"><nav id="dagel"><p id="dagel"></p></nav></ruby>

                1. <output id="dagel"><nav id="dagel"><i id="dagel"></i></nav></output>
                  1. <s id="dagel"></s>
                    1. <code id="dagel"><noscript id="dagel"></noscript></code>
                      <output id="dagel"></output>
                        <s id="dagel"><nav id="dagel"></nav></s>
                    2. <video id="dagel"></video>